沧口下街 作者:海文

海文
2023-06-12
来源:作家联盟

2d406357a0be488e9e91eddce25f848e.jpeg


二十几年前,我经常在下街的沧口火车站乘坐绿皮火车去蓝村通勤,一直延续了好多年,这里没有诗只有生存。

胶州湾的潮声就像沧口的呼吸,这块古老又充满生机与活力的土地,同城阳一样是进入青岛的门户。因为地铁一号线,三号线,八号线交会于青岛北站,彰显了沧口的交通地位。

我们追溯沧口交通地位的形成,追寻下街的历史旧影,感受明真观的文化香火,重温昔日沧口工业的昌盛。

这里是青岛工业的根脉,生长着商业繁荣的传奇,生长着带有下街的历史旧影,海洋色彩的民间故事。

在老沧口人的心目中,先有下街后有沧口,沧口是由一条商铺云集的下街发展而成的。沧口是渔船码头发展而成的海运码头,作为一个小口子转运货物,与金家口,青岛口相比规模小,货物从沧口码头上岸,通过地排车和独轮车装运各地。

沧口的发展海运码头提供不了持续而强大的后续动力,沧口火车站的的设立和胶济铁路的开通带来了发展机遇。

沧口下街的沧台路,沧安路一带,紧临老沧口火车站,西临胶州湾东临铁路涵洞(俗称水门洞子),连接沧安路与四流中路。四流中路一带俗称上街,下街最有名的标志就是穿过胶济铁路下的桥洞,连接沧安路与四流中路。下街桥洞子一下雨就淹,与老四方区的海岸路,杭州路的桥洞子类似,因地势太低,一下雨就淹,成了痼疾。

一九三八年日本人在沧口的下街,沿胶济铁路向北距离沧口火车站一公里外,靠近海边建了一片低矮的平房俗称北日钢。这里南北横向七排,东西纵向约有十排,一条胡同接着一条胡同,一户人家紧靠一户人家,门挨门窗连窗。每家均为十一点八八平方米,分为二间,厨房约4平方米,房间不到8平方米,主要给日钢烧练焦炭,抬大筐的苦力居住。一家几口人同居一室拥挤不堪,一度被称为练铁宿舍。

日本人在北日钢的墙外又盖了许多临时工掤,主要给日钢的卯子工,管吃管住的苦力居住。因为此处与北日钢遥遥相对,此地被称为南日钢。这里成了脏乱差的贫民区,这就是沧口下街著名的南日钢棚户区。

一九八五年八月十六日随着推土机的轰鸣声,一千九百八十户的“南日钢”棚户区永远不复存在了,在这片土地上盖起了新的居民安置楼。

对于生活在沧口下街的人们来说,赶海和拣煤核,是他们共同的童年经历,这里的居民因为靠近胶州湾,滩涂上的小海鲜种类多,每当退大潮随处可见挖蛤蜊,捡海螺捉螃蟹的男女老少。赶海的人用小锤子打海蛎子,用毛笔钓虾虎,每个人都能满载而归,处处漾溢着收获的欢声笑语。

我与几位生活在下街的朋友,约在距离桥洞子不远的地铁一号线的沧安路站相会,大家提议找个老店叙叙旧。以前在下街铁路前的三盛楼老店吃过锅贴,焦黄酥脆的锅贴噶扎至今还香喷喷的留在记忆里,决定就去这家老国营饭店。

三盛楼很有年代感,绝对是沧口著名的老字號,这里拆除建桥后,三盛楼搬迁到兴华路街道四流中路273號一23一25,这是一个伴随着40年代的人一直成长到现在的老店,这里的锅贴全市闻名,没有不知道的。

打卡三盛楼锅贴铺,锅贴最能体现口味的就是三鲜锅贴,这里的羊肉蒸饺也不错。佐着淌油喷香的锅贴和时令小菜,喝了几扎青岛啤酒,脸上红扑扑的感叹,有生之年还能在此亲眼目睹了这里翻天復地的蜕变,真是人之乐事。

下街的旧影消逝了,下街的街道上随处可见“丹香沧口下街店”,“下街烧烤店”,许多以“下街”命名的店铺和门面,下街的地名顽强地扎根在沧口的大地上。

沧口火车站建于1899年,1901年开通运营,位于下街的沧口火车站成为过往商客汇聚,水陆货物装卸转运的繁盛之地,沧口随之迅猛发展。沧口因胶济铁路成为工业重镇,成为以纺织业为特色的工业区。

上个世纪四流中路相继成立了华新,宝来,钟渊,富士等四处纱厂和四方机厂沧口分厂,使沧口逐渐发展成为以纺织业为主的特色区。

国棉六厂在四路中路46号,厂址在沧口街南侧,面临胶州湾靠近胶济铁路,它的前身是日本钟渊纺绩株式会社。现在国棉六厂虽然消逝了,但是它顽强地停留在老沧口人的记忆里。老厂房加以改造留存下来了,保留着青岛历史中的工业遗存,城市的文脉。

国棉七厂厂址在四路中路187号,它的前身是日本富士瓦斯纺绩株式会社青乌工厂,厂址在营子村南,西临胶济铁路。1921年10月始建,1927年3月开工投产,2007年在原厂址建成翠海依居住宅小区。

国棉八厂在李沧区沔阳路1号,它的前身是同兴纺绩株式会社青岛工厂,建于营子村和板桥坊村西南海边。1935年7月始建建,1936年10月开工投产。厂址现在是远东海岸华府,一个大型滨海居住区。

国棉九厂在永平路2号,前身是华新纱厂,是周氏家族在青岛开办的,后由日本强购了华新纱厂与日本的宝来纱厂合并经营。1945年日本投降被中国纺织公司青岛分公司接收,后由原华新纱厂的经理周志俊赎回自营。1967年华新改为青岛国棉九厂,九厂位于永平路,四流中路和太原路的三岔路口,希望留住周氏家族华新纱厂在靑岛的遗存。

沧口的海运刺激了下街的鼎盛,渔民出海捕鱼,南方商船往来,在沧口的下街建了一座天后宫。这座天后宫是参照青岛的天后宫仿建的,不过形制和规模缩减,有前后两座正殿,两处配殿,两处厢房,供奉天后娘娘,龙王和财神。

因沧口附近渔村多,天后宫香火极盛,正月里男女老幼络绎不绝来赶庙会,极一时之盛,一九四九年后被征用为石英加工厂厂房,后因年代久远失修被拆除。

沧口还有一座庙观明真观,在二航校的沧口机场西南靠李村河,大村庄河入海交汇处建成。1925年一期工程建成玉皇殿,三教殿和纯阳殿,二期工程始于1935年,增加了功德堂,护法殿和吕祖殿两厢房以及西殿的院墙。明真观是崂山道观外,在市区兴建的规模宏伟的一座庙观。

明真观诞生后命运叵测,一次被拆除一次被严重破坏,几经兴衰始终扎根沧口大地。上世纪三四十年代,明真观起庙会,前来许愿上香者络绎不绝,小商贩云集,车水马龙热闹非凡。2003年李沧区投资500万元对明真观进行修复,走进庙内嗅到缭绕的香火气息,院内古冬青成树,还有青松,金桂,大桑树等古木。

天后宫与明真观是沧口历史的香火,也是沧口百姓的精神皈依,天后宫融合了渔民的信仰,明真观融合了世俗生活。

沧口是因胶济铁路和沧口火车站而兴的工业区,这里是青岛市纺织业,化工,橡胶,冶金,机械的主要生产基地。在扑克牌的爱好者眼中,沧口广场是够级的发源地。

1949年6月2日青岛解放,青岛橡胶厂利用较短的时间恢复了生产,抗美援朝青岛橡胶厂作为国内最重要的轮胎厂研制生产了飞机轮胎,有力地支持了抗美援朝战争,1951年8月朱德总司令亲临该厂视察。

2012年黄海橡胶在沧口的历史结束了,整体搬迁到城阳棘洪滩。

沧台路南端的沧口工人俱乐部,升平路40号的沧口剧院,伴随着文艺的春风,走进改革开放的新时代。当年出入工人俱乐部和沧口剧院的人,如今也变成了两鬓飞霜的老人,回忆起青春年华,内心百感交集。

沧台路与金水路高架桥东西延伸,立交桥凌空飞过,在时代的演进路径中,下街的商业地位和交通地位已经被替代,下街成了居民生活区。

如今沧口的大厂渐渐迁走,2014年1月青岛北站开始运营,青岛北站的建筑外形如同海鸥展翅飞翔,象征着沧口在新时代的腾飞。

旧日的沧口火车站在2013年停止客运,在历史的大潮中,成为一个记忆中的符号。青岛北站一跃成为一级枢纽站,取代了沧口火车站。

下街经历沧桑巨变,唯有那个承载了几代人记忆的桥洞子没有变,穿过这个幽暗的门洞,如同穿过轻飘飘的旧时光,来到了沧口下街。

沧口下街曾经的污水横流房屋残破,是落后的代名词,经过旧村改造这里旧貌换新颜,一栋栋现代化的居民楼拔地而起,始自青岛火车北站的地铁一号线,在下街设立了站点,多路公交车在此经过,沧安路,沧台路见证了时代的变迁。

我喜欢光顾沧口街头巷尾处处可见的啤酒屋,几张桌子几个马扎,十几个酒桶,涌出泡沫的鲜啤构成了青岛人的世界。

这里可以来料加工,兴山路的海鲜市场临近喜子啤酒屋,这里的老板口碑好,实诚不割秤。花费不多保证喝到当天出厂的鲜啤,猛灌一口凉爽穿喉,没有比这更美好的舒畅了。

酒为媒迎八方来客,啤酒屋是个喧泻交流之处,它本身是各种信息的传播之地。这里滚动着社会各种动态的與论讯息,人人都有大篇的人生故事,在这里上演的都是流动的人间大戏。

思念总有收藏的时刻,当年泥泞不堪的下街如今高楼林立,街道整洁卫生,多了一份安静。聚焦小人物的故事,给沉默者以尊严,他们也有自己的生命故事,卑微中也有高贵,孤寒中也有热烈。沧口在时代发展的大道上奔驰,我们相信会遇见更加未来的美好,遇见繁荣富强的大青岛。


海 文:郑文彪,青岛市武术文艺协会会员,山东散文学会会员,作家联盟会员。

阅读14271
下一篇:这是最后一篇
上一篇:这是第一篇